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

水注之三 (QFC drinking water)

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廟不在久,必應就行。


這,就是有求必應的水。最便宜,最好用的泡茶水,就是QFC 超市裡賣的飲用水。





不易變質,不會刮喉,不搶茶性。會的,只有將茶該有的樣子給表現出來。其實,這種水比比皆是。好水不用太迷信,喝茶不用太辛苦。找茶已經夠辛苦,還要找水,這可就真找碴了。



山林明泉,當然很好,應該說太好了。但跑個老遠,那些油錢和心力,都可以用來泡壺好茶了 (或買把好壺),何必,又何苦呢? 



或許會說,這麼輕鬆自在,那用自來水不就得了? 實不相瞞,公寓老舊,自然管線也老舊了。上次大清早起,口乾舌燥,隨興到了廚房倒了杯水,毛燥就往嘴裡送,結果搞得滿嘴阿摩尼亞味不說,這味道還在鼻腔內待了至少兩天才「緩緩」散去。自此之後嚇得在也不敢亂喝家中「名泉」。



沖茶用水一律媚外,來由便是如此。



回到正題上,這次的水注,結論很簡單 - 就是「挑水」可以很簡單。這裡不是上山用扁擔挑水的挑水,是挑什麼水泡茶這件事可以很簡單,就地取材,找個穩定不挑茶的水,就是好水。



老話一句,必應就行。不是嗎?


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

候茶這事

我們喝茶的,基本上,都在做一件事。


「等候」。


最熟悉的等,就是泡茶時所需要的「等」─ 等煮水,等置茶,等泡著的茶,等著準備喝茶。這一連串的過程,都是在等中完成。可以說,茶不離等。


就從普洱茶講起,普洱茶所要等的時間,大概居於所有茶種之冠。甫製成的普洱們,唯有經過沃堆發酵的過程,和歲月的歷練,才有機遇成為茶中之茶。這期間的歲月,至少要經過十五年的沉澱,才有可能讓原本清猛的小普洱,昇華成人們所嚮往的「沉」年普洱。這期間等的心情,多的是期待,而不是無奈。


烏龍老茶等待的過程,心境頗似普洱茶,但過程卻和普洱大異其趣。普洱在「陳」,老茶在「鍛」。烏龍老茶,講究的是鉛錘火煉的能耐,本性不如生普洱的清猛,經過這「鍛」的洗禮,不只有陳,還有股禪的意境跟平靜。跟老普洱那成仙一般的滋味相比,各有所長,時常人難以取捨啊。


焙過頭的茶,也要一番等的功夫。這等的功夫,跟等其他如前所述的這些茶所要的「等」,是完全不同的。這種茶要等的心情,剛開始多半是無奈大於期待,失望大過於期望,恨鐵不成鋼,恨買之前怎麼沒試喝,恨這茶怎麼火味重到難以啟齒,恨白花花的錢就這樣沒了,真是「自作多情空餘恨」。


但身為喝茶的,能怎麼辦呢? 徒呼負負後,似乎也只能等了,等那可能會褪去的火味,和可能絕處重生的滋味吧。


而這些等,是當今輕氧化烏龍們所不可企及的。喝茶,當喝有等的茶才是。烏龍之所以為烏龍,和普洱之所以為普洱,正是歸功於那漫長的等,而不是當今金錢主義掛帥的速成綠烏龍和綠普洱。這些「綠」東西,有的只有名氣,和財氣;至於深度,和廣度,可謂棄之如敝屣,讓喝茶的見了,只能嘆息。


是故,好茶,一定要等。可以說,茶這件事,說穿了,就是等了。


或是說的唬人一點,禪吧。


好事總多磨,共勉之。